金秋北方,從遼河平原到壩上草原,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。遼寧鐵嶺昌圖的花生地里,飽滿的莢果綴滿根部;內蒙古赤峰林西的菜畦間,肥厚的菊苣葉片泛著油光;河北張家口沽源的馬鈴薯田,滾圓的薯塊破土而出。不同的作物,相同的豐收密碼,走進中國農資大浪灘硫酸鉀鎂肥示范田,一片繁忙景象,收獲的喜悅洋溢在每一位農民的臉上。
遼北黑土:花生 “優等生” 引鄰求種
“往年收花生得挑著撿,今年隨手拔一串都是飽果!” 在遼寧鐵嶺市昌圖縣付家鎮的花生地,種植戶趙雷攥著剛出土的花生果,外殼上的泥土還帶著溫度。聯合鐵嶺農科院花生研究所的測產數據顯示,他種植的花生爛果率、空果率均低于3%,遠優于當地平均水平,百果重較周邊地塊提升12%。
這份成績單的背后,是中國農資(昌圖)為農服務中心的精準指導。今年春耕,服務中心技術人員結合當地沙壤土特性,推薦趙雷在測土配方肥里添加中國農資大浪灘硫酸鉀鎂肥。
“這款肥料含鉀24%、鎂6%,還能補充硫元素,正好解決咱這兒花生缺素導致的癟果問題。” 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劉茄杰指著肥料包裝袋介紹。如今,周邊農戶紛紛找上門來要準備留種,趙雷的30畝花生田成了當地的 “樣板田”。
蒙東高原:新手種出 “訂單優產”
“第一次種訂單作物就超產,多虧了技術員和這好肥料!”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林西縣的田埂上,隋永斌正忙著采收菊苣。作為種植新手,他今年響應合作社號召種植訂單菊苣,全程依賴中國農資當地服務人員辛月的 “手把手” 指導。
從基肥施用比例到追肥時機,農技人員制定了全套方案,核心便是中國農資大浪灘硫酸鉀鎂肥。
“葉片一直綠油油的,光合作用肯定好。” 隋永斌撥開菊苣葉片,葉片厚實舒展,深綠發亮。這得益于硫酸鉀鎂肥中鎂元素的關鍵作用——增強作物光合效率,讓菊苣葉片保持持久濃綠。綜合測產數據顯示,他的菊苣畝產達4200公斤,較預期產量超出一成,不僅順利兌現訂單,還因品質優良獲得了溢價。
壩上草原:土豆 “逆勢旺長” 引爭搶
在 “中國馬鈴薯之鄉” 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,小河子鄉馬鈴薯基地種植戶老喬在田埂上高興地說:“誰說低溫天土豆秧活不過8月20號?今年低溫期足足延長15天,不少農戶的土豆秧都早衰了,可咱們這片地的土豆,到收獲時還青枝綠葉!”
這得益于中國農資提供的水肥一體化整體方案,其中中農大浪灘硫酸鉀鎂肥的抗逆性優勢尤為關鍵。
“這款肥料水溶性好,能快速補充養分,加上鎂元素促光合,低溫天也能保長勢。” 老喬家的馬鈴薯薯型規整,表皮光滑鮮亮,畸形薯率和爛薯率極低。更讓他欣喜的是,經紀人當場以每公斤高出周邊0.1元的價格,搶收了他600噸馬鈴薯。“今年收了這么多家土豆,從沒見過這么勻實的品質!” 前來幫忙收貨的農戶小張忍不住贊嘆。
從青海大浪灘鹽湖產出的 “白色寶藏”,到田間地頭的豐收碩果,中農大浪灘硫酸鉀鎂肥的足跡已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。中農(青海)鉀鹽開發有限公司以實際行動踐行責任擔當,優化鉀肥生產工藝,助力豐收果實顆粒歸倉。